學生園地
- ·
- ·
- ·
- ·
推薦內(nèi)容
祭國殤 礪吾志 興中華——淄博十一中舉行“國家公祭日”主題升旗儀式
2021-12-1712月13日是第八個
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
國行公祭 祀我殤胞
永矢弗諼 祈愿和平
當國旗升到頂端后
又緩緩降至半旗
全體師生默哀
莊嚴肅穆
高54級年級副主任李海洋老師做題為《銘記歷史 祈愿和平》的演講。
今天是第八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,昭昭前事,惕惕后人。
南京,中國歷史上重要的文學、藝術和政治之都,也是多個朝代的都城。千百年來,這座城市印刻著時光的變遷,流淌著中華文明的長河。然而,84年前的今天,這里卻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浩劫。大量平民及戰(zhàn)俘,被侵華日軍殺害,無數(shù)家庭支離破碎。至少有30萬人,沒能等到秦淮河畔下一個溫暖的春天。
國之殤,未敢忘。
國家公祭并非為紀念而紀念,而是對未來的一份承諾,是對和平的共同期待。從記憶到共識,從共識到行動,公祭成為一種制度,一種行動,一種宣誓。
一年一度的國家公祭,是沉痛緬懷的儀式,更是振聾發(fā)聵的警鐘。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,否認罪責就意味著重犯。銘記那段悲痛的歷史,抵制當今世界依然存在的民族仇恨、極端主義、種族主義、單邊主義是全人類共同的職責。歷史記憶需要時常擦拭,人類道義需要不斷砥礪,民族精神需要時常檢閱。在這樣的日子,我們尤需在悼念中記取歷史的啟示,以史為鏡面向未來,不斷凝聚起反對侵略戰(zhàn)爭、捍衛(wèi)人類尊嚴、維護世界和平的國家力量和人類共識。
不忘歷史,要保持對戰(zhàn)爭的痛感。“只有人人都記取戰(zhàn)爭的慘痛教訓,和平才是有希望的。”遠東國際軍事法庭中國法官梅汝璈曾說。這句話至今振聾發(fā)聵。在第八個國家公祭日到來之際,舉行不同形式的紀念活動,目的就是提醒人們不忘戰(zhàn)爭之痛,常懷歷史之憂,在追夢路上自信自強,做和平的維護者。
不忘歷史,要激發(fā)慨然前行的動力。悲傷不是悼念的全部意義,生生不息才是緬懷的最終目的?;赝?840年鴉片戰(zhàn)爭以來,中華民族實現(xiàn)了從沉淪到奮起、由抗爭而勝利的蛻變,實現(xiàn)了從站起來、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中華民族歷史上經(jīng)歷過很多磨難,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,而是愈挫愈勇,不斷在磨難中成長、從磨難中奮起。”經(jīng)過持續(xù)的奮斗,我們?nèi)缙谕瓿闪诵聲r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、實現(xiàn)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勝利在望。祖國山河無恙,人民幸福安康,就是我們對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(zhàn)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者的最好告慰。
前事不忘,后事之師。吾輩青年,砥礪前行,這是青年一代的責任。請黨放心,強國有我,這是青年一代的使命。讓我們肩負起責任與使命,手握如椽之筆,書寫自我的精彩人生,為國家發(fā)展的宏偉藍圖增光添彩。
逝者往矣,永駐人心,這是一個民族的人道和正義。
生者前行,瞻望未來,這是一個國家的光明與希望。
84年前,發(fā)生在南京城下的刺痛和一個偉大民族的英勇、堅韌與包容,以及世界人民對和平的向往,將永遠被銘記!
勿忘南京!勿忘“12•13”!,勿忘她綿延千年、波瀾壯闊的厚重歷史,勿忘她遭受慘絕人寰、痛徹心扉的沉重苦難,勿忘她堅韌不拔的勇氣和自強不息的力量!今日抬首,再見她挺拔身姿,歷史永遠書寫在那兒,中華民族永遠站立在這里!
天地同悲
84年 未敢忘
祭國殤 礪吾志 興中華